增強泵站技術創新 打造南水北調東線之源
來源: 點擊量:5237
?。ū疚膩碓矗褐袊瞄y商務網www.ichsh.com,如需轉載請與本網聯系。)
BF35導讀:江蘇自主研發了3套大型貫流泵裝置、4副水泵葉輪模型,研制了2種新型大型燈泡貫流泵裝置結構和豎井貫流泵裝置結構型式,提出江蘇結構抗振優化設計方法和安全評價,節省設備投資達9000萬元以上。
“江蘇的南水北調一期工程建設已經全面完成,新建、改造的18座泵站全部建成,新開挖和拓浚的河道工程全面貫通,輸水干線水質全部達標。”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呂振霖高興地說。江蘇是南水北調東線調水的源頭,工程在江蘇江水北調工程基礎上擴大和延伸,采取運河線、運西線雙線調水,兩條調水線路全長近1000公里。
“始于缺水、源自江蘇”,在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張勁松看來,江蘇是南水北調東線取水的源頭,也是國家南水北調規劃的源頭,還是跨流域調水實踐的源頭。歷史上,蘇南和蘇北長期以來就存在著“南富北貧”的差距,這和水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密切相關:蘇南水網密布,為“魚米之鄉”;而北方卻水旱頻繁,只能種一些產量不穩的旱作物。為了統籌蘇南蘇北的區域發展,上世紀50年代末,江蘇開始籌劃興建江水北調工程,在長江邊建抽水站,以運河干線作基礎向蘇北送水。于上世紀60年代初實施修建的江水北調工程,已讓江蘇省受益多年。
位于江蘇揚州市的江都泵站,既是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的,同樣也是南水北調東線的源頭。實際上,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正是在江蘇省原有的“江水北調工程”基礎上擴大規模并延長輸水線路的??梢哉f,江蘇是名副其實的東線之源。
“南水北調工程開工以前,江蘇現有的江水北調工程,已覆蓋江蘇省蘇中、蘇北7個市、50個縣(市),耕地面積4500萬畝,實現了多水源并舉、諸流域互調互濟的水資源配置體系,有效地緩解了蘇北地區的用水壓力。”張勁松介紹說,江水北調工程成功證明了跨流域調水的可行性,為南水北調工程積累了大量關于建設、運行和管理方面的經驗,也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水泵是南水北調江蘇段工程九級泵站的心臟。提高泵站的可靠性和效率,是江蘇段泵站技術創新的關鍵和核心。江蘇水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鄧東升介紹說,江蘇建成了亞洲乃至世界上密集的泵站工程集聚群,多項技術獲得發明及實用新型授權。
BF35導讀:江蘇自主研發了3套大型貫流泵裝置、4副水泵葉輪模型,研制了2種新型大型燈泡貫流泵裝置結構和豎井貫流泵裝置結構型式,提出江蘇結構抗振優化設計方法和安全評價,節省設備投資達9000萬元以上。
“江蘇的南水北調一期工程建設已經全面完成,新建、改造的18座泵站全部建成,新開挖和拓浚的河道工程全面貫通,輸水干線水質全部達標。”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呂振霖高興地說。江蘇是南水北調東線調水的源頭,工程在江蘇江水北調工程基礎上擴大和延伸,采取運河線、運西線雙線調水,兩條調水線路全長近1000公里。
“始于缺水、源自江蘇”,在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張勁松看來,江蘇是南水北調東線取水的源頭,也是國家南水北調規劃的源頭,還是跨流域調水實踐的源頭。歷史上,蘇南和蘇北長期以來就存在著“南富北貧”的差距,這和水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密切相關:蘇南水網密布,為“魚米之鄉”;而北方卻水旱頻繁,只能種一些產量不穩的旱作物。為了統籌蘇南蘇北的區域發展,上世紀50年代末,江蘇開始籌劃興建江水北調工程,在長江邊建抽水站,以運河干線作基礎向蘇北送水。于上世紀60年代初實施修建的江水北調工程,已讓江蘇省受益多年。
位于江蘇揚州市的江都泵站,既是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的,同樣也是南水北調東線的源頭。實際上,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正是在江蘇省原有的“江水北調工程”基礎上擴大規模并延長輸水線路的??梢哉f,江蘇是名副其實的東線之源。
“南水北調工程開工以前,江蘇現有的江水北調工程,已覆蓋江蘇省蘇中、蘇北7個市、50個縣(市),耕地面積4500萬畝,實現了多水源并舉、諸流域互調互濟的水資源配置體系,有效地緩解了蘇北地區的用水壓力。”張勁松介紹說,江水北調工程成功證明了跨流域調水的可行性,為南水北調工程積累了大量關于建設、運行和管理方面的經驗,也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水泵是南水北調江蘇段工程九級泵站的心臟。提高泵站的可靠性和效率,是江蘇段泵站技術創新的關鍵和核心。江蘇水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鄧東升介紹說,江蘇建成了亞洲乃至世界上密集的泵站工程集聚群,多項技術獲得發明及實用新型授權。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泵閥商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www.ichsh.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泵閥商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