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然氣產業遇瓶頸 燃氣發電“春天”何時來
來源:中國泵閥商務網 點擊量:5592
【中國泵閥商務網 市場分析】收入的增長、城鎮化的推進以及霧霾對城市居民侵襲。正促使中國改變對煤炭和石油的依賴,更多地使用天然氣。2013年,中國天然氣用量預計超過1600億立方米,成為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預計中國天然氣用量有望進一步增長,但在其發展道路上還存在著諸多阻礙。
中國天然氣產業遇瓶頸 燃氣發電“春天”何時來
過去10年里,中國天然氣產業呈爆發式增長態勢,消費量年均增長16%。2013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預計超過1600億立方米,超越伊朗成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
部分能源機構也對中國的天然氣需求表達了樂觀態度。例如,IEA(能源署)預計,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將由2010年接近德國的水平(833億方),提高到2035年的5930億方,接近全歐盟需求水平(6920億方)。有人因此慨嘆:屬于中國的“天然氣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然而,在其前進的路上還有很多障礙。在某些方面,我們對中國的天然氣前景不那么看好。”能源署天然氣分析師安妮-索菲•科爾博(Anne-Sophie Corbeau)說。
產業發展“黃金時代”的三大阻礙
中國天然氣產業能否進入“黃金時代”,關鍵取決于三大因素:一是能否更好地開發非常規天然氣;二是國內天然氣市場的發育程度;三是能否打破基礎設施和供應能力的瓶頸。
2020年,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占中國天然氣總產量的比例將達45%,2035年時達到83%。然而,考慮到中國在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條件、基礎設施、技術創新能力和商業環境等方面與美國存在的差異,人們對中國的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應持持謹慎樂觀態度。如果發展不如預期,那么天然氣將很快步石油后塵,面臨著對外依存度大幅攀升的問題。
即使氣源問題得到解決,隨之而來的氣價難題又該何解?天然氣有“富貴氣”之稱,中國還要額外承受“亞洲溢價”。與美國的3-4美元/mmbtu(百萬英熱單位)、歐洲的10-12美元/mmbtu相比,亞洲LNG價格基本在15美元/mmbtu的高位徘徊。在國內氣價受管制的情況下,一些LNG項目進口價格高于國內售價,直接影響了進口商的積極性。
后,管道建設是當務之急。中國天然氣行業的擴張將給物流和資本投資帶來巨大挑戰。供應能力、輸送基礎設施、定價標準和政策、以及推廣天然氣以取代其他燃料所需的資金,這些都是決定能源結構轉換速度的因素。
政府希望提高天然氣在能耗總量中所占的比重,然而為滿足國內需求,需要建設龐大的基礎設施網絡。是否有能力建好這個網絡,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燃氣發電“春天”何時來?
天然氣用途很多,發電是其目前主要利用方式。然而,國內燃氣發電目前存在虧損問題,有氣價較貴的原因,也有國內電力價格體制尚未市場化的原因。各種發電燃料并沒有體現出包括資源稀缺、環境等外部性成本在內的真實成本,天然氣發電的環境效應以及調峰效應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其次,在上網電價調整不到位的情況下,燃氣發電相較煤電并沒有競爭優勢(目前前者成本約為后者的2-3倍)。同時,天然氣的特性是不易儲存,上游氣田開發往往要以下游市場落實為前提。
此外,燃氣設備也是限值燃氣發電發展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大部分已建、在建項目的天然氣發電機多來自國外巨頭,例如美國GE、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公司。同時,我國天然氣發電設備需承擔高昂維修費,如上海漕涇天然氣發電廠建成后,僅2009年~2011年間,即為檢修維護花費了3.83億元,這已超過其總投資的13%。
面對諸多攔路虎,中國燃氣發電產業何時才能迎來春天?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中國政府設置樣的碳排放上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碳排放收費政策,建立全國性碳交易市場。再加上成功復制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保障穩定的氣源以降低氣價。也許到了那一天,中國的燃氣發電“春天”才算真的到來!
中國天然氣產業遇瓶頸 燃氣發電“春天”何時來
過去10年里,中國天然氣產業呈爆發式增長態勢,消費量年均增長16%。2013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預計超過1600億立方米,超越伊朗成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
部分能源機構也對中國的天然氣需求表達了樂觀態度。例如,IEA(能源署)預計,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將由2010年接近德國的水平(833億方),提高到2035年的5930億方,接近全歐盟需求水平(6920億方)。有人因此慨嘆:屬于中國的“天然氣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然而,在其前進的路上還有很多障礙。在某些方面,我們對中國的天然氣前景不那么看好。”能源署天然氣分析師安妮-索菲•科爾博(Anne-Sophie Corbeau)說。
產業發展“黃金時代”的三大阻礙
中國天然氣產業能否進入“黃金時代”,關鍵取決于三大因素:一是能否更好地開發非常規天然氣;二是國內天然氣市場的發育程度;三是能否打破基礎設施和供應能力的瓶頸。
2020年,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占中國天然氣總產量的比例將達45%,2035年時達到83%。然而,考慮到中國在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條件、基礎設施、技術創新能力和商業環境等方面與美國存在的差異,人們對中國的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應持持謹慎樂觀態度。如果發展不如預期,那么天然氣將很快步石油后塵,面臨著對外依存度大幅攀升的問題。
即使氣源問題得到解決,隨之而來的氣價難題又該何解?天然氣有“富貴氣”之稱,中國還要額外承受“亞洲溢價”。與美國的3-4美元/mmbtu(百萬英熱單位)、歐洲的10-12美元/mmbtu相比,亞洲LNG價格基本在15美元/mmbtu的高位徘徊。在國內氣價受管制的情況下,一些LNG項目進口價格高于國內售價,直接影響了進口商的積極性。
后,管道建設是當務之急。中國天然氣行業的擴張將給物流和資本投資帶來巨大挑戰。供應能力、輸送基礎設施、定價標準和政策、以及推廣天然氣以取代其他燃料所需的資金,這些都是決定能源結構轉換速度的因素。
政府希望提高天然氣在能耗總量中所占的比重,然而為滿足國內需求,需要建設龐大的基礎設施網絡。是否有能力建好這個網絡,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燃氣發電“春天”何時來?
天然氣用途很多,發電是其目前主要利用方式。然而,國內燃氣發電目前存在虧損問題,有氣價較貴的原因,也有國內電力價格體制尚未市場化的原因。各種發電燃料并沒有體現出包括資源稀缺、環境等外部性成本在內的真實成本,天然氣發電的環境效應以及調峰效應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其次,在上網電價調整不到位的情況下,燃氣發電相較煤電并沒有競爭優勢(目前前者成本約為后者的2-3倍)。同時,天然氣的特性是不易儲存,上游氣田開發往往要以下游市場落實為前提。
此外,燃氣設備也是限值燃氣發電發展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大部分已建、在建項目的天然氣發電機多來自國外巨頭,例如美國GE、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公司。同時,我國天然氣發電設備需承擔高昂維修費,如上海漕涇天然氣發電廠建成后,僅2009年~2011年間,即為檢修維護花費了3.83億元,這已超過其總投資的13%。
面對諸多攔路虎,中國燃氣發電產業何時才能迎來春天?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中國政府設置樣的碳排放上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碳排放收費政策,建立全國性碳交易市場。再加上成功復制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保障穩定的氣源以降低氣價。也許到了那一天,中國的燃氣發電“春天”才算真的到來!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泵閥商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www.ichsh.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泵閥商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