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的環保機會(二)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點擊量:8507 【中國泵閥商務網 編輯推薦】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給環保“劃了重點”。受益于環保強音,環保產業未來發展值得期待。中國環保在線特推出系列專題——《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的環保機會》,以饗讀者。本文為第二篇。
和新能源汽車相比,環境監測行業顯然更加“春風得意”。邏輯很簡單,作為環境管理與科學決策的基礎,環境監測事關各級政府改善環境質量、治理環境污染成效的考核。可以簡單理解為,有環保的地方,必然有環境監測。
2018年之前,環境監測行業不溫不火;從2018年開始,環境監測開始迅速升溫。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境監測儀器專業委員會分析認為,這得益于“國家高度重視空氣環境監測與治理工作,針對各類大氣污染源及空氣顆粒物,持續加嚴相關政策,提高排放治理標準,細化監測部署方案,完善環境監測體系,各級監測站對空氣站的需求比較旺盛。”
當然另一方面,在黑臭水體治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長江修復治理等水環境治理工作推進的大背景下,水質監測的市場需求出現井噴,尤其是水環境治理的傳統“末端治理”模式向“全流域治理”轉型,水質在線監測以及污染應急監測等市場藍海進一步擴容。
有道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環境監測在過去一年的表現十足亮眼。投資機構分析認為,2018年我國環保產業的凈利潤增長為負數,但環境監測領域卻一枝獨秀,聚光科技、華測檢測、先河環保、理工環科等檢測行業紛紛交出優異的成績單。
至于2019年環境監測的側重點,2月底中國環保在線發布的《環境監測:行業嶄新格局已定,靜待開花結果》已經給出建議,主要包括:土壤環境監測、黑臭水體監測、海洋監測、VOCs監測、高科技監測等細分板塊。
有政府工作報告的“強音”,有多項環保政策的支撐,這些都是環境監測行業得以壯大的基礎,也是未來快速發展的保障。業內人士又有何看法呢?“生態環境保護督查人員越來越忙,技術人員越來越受重視,污染企業越來越緊張,各類環保工程公司越來越多,但真正賺錢的是環境監測行業。”一位業內人士說。
縱觀“十三五”時期,環保政策落實,環境監測系統在全國范圍內推進,疊加國家在環保領域的長期持續投入,使得環境監測行業成為各路資本嚴重的“肥肉”。機構預計,到2020年,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的是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000億,5年復合增長率保持20%。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泵閥商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www.ichsh.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泵閥商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表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