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區域標準《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技術規范》解讀
來源:VOCs前沿 點擊量:1854 【泵閥商務網 行業標準】為解決以PM2.5與O3為主的大氣復合型污染問題,保障廣大公眾的身體健康安全,近十年來,我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建設大氣超級站,全面監測大氣復合型污染所涉及的各項污染物,從監測數據來研判大氣污染成因,為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及環境管理部門提供了充分的決策依據,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起到了無法替代的關鍵作用。
根據《國家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國家將持續投入大氣超級站建設,其規模居全球首位。隨著大氣超級站建設與運行經驗的不斷積累,建立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規范條件日趨成熟,體系規范化將有利于充分保障監測數據質量,為監測數據更好地服務于科學研究和管理決策提供根本的保障。
按照《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與《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文件要求,研究制訂區域環保標準統一實施方案為長三角區域重點合作工作之一,進一步完善與統一區域環保標準規范,推進長三角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進程。在此背景下,結合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近年來在大氣超級站建設、運行維護和應用的工作經驗積累,研究制訂長三角區域標準《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規范》。該標準于2021年3月15日正式發布,2021年6月1日開始實施。
01 什么是大氣超級站?為什么要編制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技術規范?
大氣超級站(Atmospheric Supersites)是利用先進的高度專業化的監測設備對空氣污染理化特性、立體時空分布、成因和變化規律及其生態和健康影響開展多維度多參數、高時間分辨率長期觀測和實驗研究的多要素綜合性大氣監測站。與常規環境空氣監測站相比,大氣超級站除常規因子外,還配置了顆粒物化學組分、顆粒物物理特性、光化學組分、地基垂直探測、地面氣象要素等種類齊全的監測儀器,更系統地監測污染氣團的各項指標。基于大氣超級站網絡的監測數據,可解析顆粒物(包括PM10、PM2.5、PM1)或VOCs的主要行業與區域的來源貢獻,研究二次污染物生成機制及區域輸送特征,追蹤污染氣團的演變過程,進而更精準地確定污染成因。
由于建設與發展迅速,我國尚未制定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相關的技術規范,導致各業務單位和研究部門不同程度存在質控質保措施不規范、不健全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觀測數據的質量,因此亟待研究關于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的標準規范,用于指導各地環境監測部門和科研團隊大氣超級站的長期穩定運行。
02 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包括哪些方面?
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包括數據質量目標、質量控制、質量保證、數據審核等方面。數據質量目標包括精密度、正確度、數據有效率,根據實測數據確定指標如表1所示。確定數據質量目標后,建立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與數據審核的有效措施,保證數據質量目標的順利實現;質量控制包括日常運維、質量文件、運維監管;質量保證包括量值溯源、性能審核、人員管理;數據審核包括審核方法與審核機制,審核方法涵蓋歷史一致性審核、存疑數據處理、同點位連續自動監測與手工監測一致性審核、數據統計規定。
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架構
質控質保體系是為了保證監測數據質量(有效性、代表性與完整性等),凡是可能影響監測數據質量的因素都應考慮進去,對監測數據全流程進行有效監管。
表1 大氣超級站主要儀器質量目標及要求
03 顆粒物組分運維及質控方案是如何編制的?
基于三省一市環境監測部門長年積累的經驗及質控數據,參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顆粒物組分自動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定(第一版)》等文件,本標準對顆粒物化學組分中水溶性離子自動監測儀、有機碳/元素碳自動監測儀、無機元素自動監測儀、氣溶膠激光雷達等顆粒物監測儀器的日常運維質量控制與性能審核等技術要求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定。
其中,水溶性離子自動監測儀相關規定適用于濕式平行板擴散溶蝕器、旋轉式液體氣蝕器、濕式同心圓管擴散溶蝕器等不同類型溶蝕器,也適用于外標法、內標法等不同類型離子色譜;有機碳/元素碳自動監測儀分為兩大類:熱學-光學校正法、熱學光學吸收法,由于兩種方法原理與硬件有較大差異,因此分別對其做出規定;無機元素自動監測儀主要是針對基于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法的儀器;顆粒物激光雷達基于米散射原理,適用于同軸。
性能審核是為了評估監測網絡的方法檢出限、精密度、正確度,避免現場校準系統帶來的不確定性或偏差,檢查數據質量目標完成情況。
04 本標準與《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氣相色譜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1010-2018)有哪些異同之處?
表2 本標準與HJ1010-2018的對比
05 結語
作為我國首個關于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的標準,本標準對各地建設質量體系、規范化基本配置儀器運維及質控方案、細化數據審核技術方案等大氣超級站業務化工作具有指導與借鑒作用。本標準實施將有利于規范大氣超級站質量工作,從體系上與細節上充分保證監測數據質量,更好地服務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同時,作為首批頒布的長三角區域標準,本標準的發布與實施標志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綠色發展在“三統一”領域內的快速推進。
素材來源:上海市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監管
匯編整理:《VOCs前沿》微信公號
原標題:長三角區域標準《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技術規范》解讀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泵閥商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www.ichsh.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泵閥商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表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