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監控體系與能力現代化建設專項規劃
來源:徐州市生態環境局 點擊量:3159 【泵閥商務網 行業資訊】“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監測監控體系與能力現代化建設工作回顧
“十三五”期間,徐州初步建成以徐州市區為中心,以所轄各地為外圍的一個大范圍、多層次、全方位的自動監測網絡體系。
目前,徐州市共建設有環境空氣監測站六大類。投資約1600萬元,建設完成蘇北第一個、監測因子較齊全的多參數大氣超級站。
目前,徐州市共建成國控、省控地表水水質自動站17個,縣級以上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自動站7個。
目前,數據中心集成了17大類24個子類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監管數據,共計3273萬條數據;開展重點污染源在線儀器的比對工作,每年對列入重點排污單位的污染企業開展自動監測設備的比對監測約1200臺次;開展排污企業自行監測專項檢查,共開展2000余家排污企業自行監測現場檢查。
徐州市共布設252個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開展了例行監測,并進行動態更新管理,重點覆蓋耕地、飲用水源地、污染場地和城市用地等。生物監測和生態遙感工作成效顯著,河流水生生物監測點位由5個增加到了12個。
存在的主要問題
1.機構人員編制不足
2.基礎能力相對薄弱
3.精準支撐水平不高
4.基層執法監測能力有限
“十四五”規劃目標
基本實現生態環境監測監控預警能力現代化,監測數據“真、準、全”得到有效保證,為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縱深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改善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有力支撐。
“十四五”規劃任務,分為三大塊:
第一全面優化生態環境監測監控體系,要求建立健全統一的組織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網絡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第二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監控能力建設,要求加強自動化監測監控能力建設,其中到“十四五”末期,實現全市大氣、地表水國控與省控監測點位的自動監測全覆蓋:
空氣環境方面,重點加強重要傳輸通道、重要交通樞紐周邊大氣自動監測站以及大氣超級站建設;
水環境方面,加快推進水質自動監測站、浮標站的建設,做到縣級以上地表水水源地、市控以上斷面全覆蓋。在重要河道、入河口建設網絡化小型自動監測站,加強流域水質自動監測和預警;
土壤方面,形成縣級檢測機構土壤采樣和分析基本能力,表層土監測能力,依托市區站或地方站建設土壤應急監測和分析能力,覆蓋土壤應急監測(徐州市主要行業主要特征污染物監測分析能力)和基礎性場地調查性監測與評價;
聲環境方面,建立全市功能區噪聲實時在線監控,實現自動監測代替傳統手工監測模式,全天候實時了解各區域噪聲分布情況。
加強標準化監測監控能力建設、加強信息化監測監控能力建設、加強基層執法監測能力建設;第三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監控保障水平,要求強化法規制度保障、強化人才隊伍保障、強化經費投入保障。
“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
本規劃初步考慮設置重點工程項目4大類、19個項目,預計投資34140萬元。項目包括水、氣、噪聲相關自動站建設,城區監測站以及縣(市)區監測站的基本能力建設和應急、執法能力建設等。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泵閥商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www.ichsh.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泵閥商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表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