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解的水產養殖污染“考題”,任重道遠也要做好這幾點!
來源:環保在線整理 點擊量:1191 【泵閥商務網 行業資訊】2021年12月1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員,書面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加強海水養殖生態環境監管的意見(審議稿)》,將進一步加強海域生態環境監管,促進海洋生態環境改善、綠色發展。
近年來,海水養殖產業擴張發展,養殖產量增大的同時也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據《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告》顯示,水產養殖業的污染排放量大,污染源主要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其中化學需氧量排放66.6萬噸,總磷排放量達到工業污染源的2倍。加強水產養殖業的污染監管成為環境綠色發展的迫切需要。
深入做好水產養殖業的環境污染控制工作,包括尾水達標排放、排污口監測、綠色技術攻堅等多環節、多方面措施。
尾水排放
尾水達標排放,污水處理系統能力提升很關鍵。利用尾水處理循環系統不失為一個好方式,對養殖尾水進行集中處理、循環使用,將尾水中的污染物質分解、消除,凈化后的尾水水質可以達到安全排放或循環利用標準,減少污染排放量的同時,促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
當然也要做到因地制宜“一區一策”發展,根據區域產業的發展水平不同,找準合適的方法與策略,溫和有序地逐步提高水產養殖的污染治理能力。
排污口治理
入海排污口是污染排放的最后一道關卡,落實好排污口整治、監管工作是重點。排查清排污口底數,并落實排污口整治責任主體,及時有效做好排污口整治工作。做好排污口監測工作包括選用合適的監測方法、監測指標與適宜的監測評率等,以做好排污口監測有效化與效益最大化。
山東市南區18個入海排污口實現“掃碼”監督,進入“掃碼”管理時代;墾利區完成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東港區完成超70%的入海排污口整治……地區排污口治理工作邁進新臺階,進一步助力水生態環境提升。
綠色技術
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環保趨勢更加明顯,綠色養殖技術也在轉向水產養殖業的重要支撐地位。空氣熱能泵技術因其具備的環保屬性,或將成為未來水產養殖主要的綠色技術手段。其幫助監測與控制水溫、水質,提高養殖場管理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成本消耗。
貴州省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四大行動”現場觀摩會召開,農業農村部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等一系列措施,為水產養殖業綠色技術的升級與開發提供有利條件,積極助推綠色技術更新發展。
水產養殖環境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遠,應對污染急不得,扎實做好以上措施工作,帶來“好水”與“好魚”。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泵閥商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www.ichsh.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泵閥商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表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