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將至,藍藻又該“瘋長”了,業界如何應對?
來源:環保在線整理 點擊量:678 【泵閥商務網 行業資訊】一般來說,藍藻水華多發于6-9月(夏季),季節性明顯。現正值6月,藍藻水華防控進入重點攻堅時刻!
江蘇作為重要的藍藻水華防治地帶,成為業內關注集聚點。此前,有消息顯示,自2007年以來,無錫治太湖投入超一千億元,僅今年用于治理太湖的投資也將超100億元,不斷加強藍藻離岸防控、提升藍藻打撈處置效率等工作。
近日,中央環保督察公開的多個案例中,又指出了太湖藍藻水華的污染問題。可見藍藻水華是河湖治理工作中一項難啃的骨頭,距離徹底攻克藍藻水華問題也還有一段路要走。
太湖位于江蘇南部,是我國重要的淡水河之一,藍藻問題一直是地方水環境治理的重點,而藍藻水華帶來的水污染問題卻仍時有發生。藍藻水華成因在何?
業內認為,藍藻水華發生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藍藻適合于高溫、強光環境下生存,代謝水平低,制約其他種類生物生長。此外,藍藻水華的發生也由于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深,形成了藍藻生存的有利環境。總的來說,藍藻水華爆發的影響因素多且復雜,是藍藻水華治理工作中的多重阻礙因素。
那么,如此復雜、多發的藍藻水華如何破解,業界有哪些應對方案?
人們與藍藻“斗智斗勇”時間很長,傳統的處理方法包括潑灑殺藻劑、進換水等。具體來看,還有下面這些新研究、新方案。
5月初,有高校一科研團隊通過反復研究發現尾孢菌素對太湖藍藻生長的抑制作用。該團隊采用低劑量的尾孢菌素通過室外太陽光的照射,即可使藍藻造成的水體綠色明顯消褪,抑藻率可以達到95%以上。業內認為,這一研究成果或將為太湖藍藻治理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
還有一款利用瓷捕技術,實現更快速的藻水分離的藍藻瓷捕船或將于今年7月正式啟用,啟用后將提升藍藻水華防治能力。據了解,藻細胞在該技術下的分離排放過程不超4分鐘,比傳統的氣浮或沉淀法處理藻水效率提高5-6倍。
此外,蔚綠水科技作為藍藻治理領域的環保企業之一,也先后推出了“湖衛氧”、“湖衛瞰”兩款技術產品。“湖衛氧”應對藍藻處理,“湖衛瞰”幫助早期識別與干預藍藻水華污染問題,共同組成了藍藻水華“防+治”的兩大需要。
可以說目前無論是藍藻治理還是早期藍藻監測都有了可供選擇的新方法,不過,藍藻防治在治更在防。主動預防,不僅能夠從根本上減少藍藻水華泛濫的情況,治理也將更快更好。因此,未來攻克藍藻這項難題,還要花大力氣在預防工作上。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泵閥商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www.ichsh.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泵閥商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表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