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產業園建設4步走 3大“頂梁柱”缺一不可!
來源:環保在線 點擊量:891 【泵閥商務網 行業資訊】相信2022年8月5日,這場精心打造的“綠色好技術走進化工園區線上路演——擁抱線上,多多交流”直播讓很多人都對化工園區低碳管理,以及園區企業的“一企一策”有了更深度的了解。但不要著急,作為雙碳目標下被寄予眾望的“碳”路者,工業園區的升級之路還遠遠沒到終點。
碳中和產業園,一個綠色園區的升級版悄然加速,或許在很多人還沒察覺到的時候,其已經成為了下一個趨勢。碳中和園區,或者零碳園區,不管如何稱呼,其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成為“碳中和細胞”,像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獲得了北京綠色交易所頒發的“碳中和”證書;京東“亞洲一號”西安智能產業園,獲得北京綠色交易所和華測認證(CTI)碳中和雙認證,都是現成的樣本。
業界分析,我國工業園區的“碳中和”將大致經歷4個階段,分別是循環經濟園區→生態工業園區→低碳園區→近/零碳園區,最終的零碳園區也就是理論上實現碳排放和碳減排的動態平衡。當然,現在也出現了負碳概念,但對工業園區來說,達到零碳的要求已經較為苛刻了。
按照計算,到2035年,我國工業園區碳排放量要控制在20.3億噸左右,而這意味著在20年內需減排27%以上。零碳建筑、零碳能源、零碳系統,這三個工業園區的減排“頂梁柱”缺一不可。
零碳建筑,目前比較偏重于節能改造,比如節能保溫材料、光伏玻璃、智能電表、節能節水管控等等。甚至也包括裝配式建筑模式對傳統“水泥造”的替代,以及建筑垃圾的循環再利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分院調研明確指出,綠色建筑較普通建筑運營成本能降低8%到9%左右。
零碳能源,擁有零碳能源的建筑離零碳建筑也就是臨門一腳的事兒了。目前,化工園區慣常采用的減排方式就是清潔能源利用,安排光伏板甚至建光伏電站,采用氫能、地熱能、空氣能、風電、沼氣、熱電聯產等多種措施,甚至所有交通工具陸續換“電”。另,綠色能源交易也逐漸熱起來。
零碳系統,這需要EBO樓宇運營系統、PEM電能管理系統、EMA智能微網系統、數字化運營和物業管理系統等的多方位“應援”。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最大的優勢就是“微操”和“時效”,精準調控對于工業園區能效的提升非常顯著。如華為iCooling節能解決方案,可借助AI技術令PUE降低8%到15%,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能讓數據中心資源利用率提升約20%。
零碳的未來也是雙碳的未來,碳中和產業園現在可還很稀奇,而常態化將意味著我國工業園區拼“碳”賽程的完美逆襲。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泵閥商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www.ichsh.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泵閥商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表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評論